DB23∕T 3782-2024 玉米与大豆间作栽培技术规程(黑龙江省)

ID

DC9AED2EB22A4E5591CB8932C94764F3

文件大小(MB)

0.17

页数:

5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05,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DB23/T 3782—2024,玉米与大豆间作栽培技术规程,2024-08-3 0发布 202 4 -09- 29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23/T 3782—2024,I,前 言,本文件按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巴彦县刘辉巨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二九一农场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荣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郝玉波、吕国依、于洋、钱春荣、刘辉、陈国建、刘卫国、张颖、姜宇博、,宫秀杰、张艺腾、王俊强、韩业辉、靳晓春、徐洪岩、薛永国、姜宇、孙殷会、赵杨、李梁、孟凡迪,DB23/T 3782—2024,1,玉米与大豆间作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玉米与大豆间作栽培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生产档案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玉米与大豆间作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52-2023 大豆,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NY/T 495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NY/T 2159 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播前准备,4.1 选地与整地,4.1.1 选地,选择无农药残留、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块。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4.1.2 整地,秋季或春季整地,地表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4.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4.2.1 品种选择,DB23/T 3782—2024,2,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或备案)的品种。玉米品种宜选择紧凑型(半紧凑型)、耐密、抗逆性,较强的品种。大豆品种宜选择耐荫性好、茎秆直立、耐密高产的品种。玉米和大豆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和GB 1352-2023的要求,4.2.2 种子处理,宜选择包衣种子,未包衣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包衣种子应符合GB/T 15671的要求,5 播种,5.1 播种期,土壤5 cm地温稳定通过7 ℃~8 ℃时播种玉米,土壤5 cm地温稳定通过8 ℃~10 ℃时播种大豆,5.2 播种和施肥方式,5.2.1 不同间作配比,玉米、大豆间作行比2:2、2:4、2:6为宜,以适宜机械播种、收获等作业为前提。大豆带宽65 cm~,325 cm(带内行距65 cm),玉米带宽45 cm或65 cm、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75 cm或65 cm,5.2.2 玉米播种和施肥,选用可调式2行玉米精播机,行距45 cm,根据品种特性种植密度9万~10万/hm2,播深3 cm~5 cm,播种2行。种肥同播,间作种植的玉米单株施肥量与单作相同,施纯N为195 kg/hm2~230 kg/hm2、P2O5,为75 kg/hm2~90 kg/hm2、K2O为90 kg/hm2~108 kg/hm2,5.2.3 大豆播种和施肥,根据玉米、大豆间作行比,选用可调式2 行或6 行大豆播种机,行距65 cm,根据品种特性种植密,度22.5万~25万/hm2,播深3 cm~5 cm,播种2~6 行。种肥同播,施纯N为45 kg/hm2、P2O5为45 kg/hm2、,K2O为45 kg/hm2,6 田间管理,6.1 除草,选用精异丙甲草胺(或乙草胺)+噻吩磺隆等药剂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土壤封闭效果不理想的地块,在玉米3~5 叶期、大豆2~3 片复叶,用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实行定向隔离除草。除草剂的使用符合,NY/T 1997的规定,6.2 化控,玉米7-10 叶期、大豆3-5 片复叶期,用烯效唑或多效唑进行全田化控,6.3 病虫害防治,6.3.1 防治原则,优先选择绿色防控技术,化学防治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药剂选择和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 的规定,6.3.2 玉米病虫害防治,玉米大喇叭口期选用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嘧菌酯等防治叶部病害。用吡虫啉或灭多威防治蚜虫,DB23/T 3782—2024,3,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S-氰戊菊酯防治草地螟,6.3.3 大豆病虫害防治,大豆灰斑病等防治技术可按 NY/T 2159 的要求进行。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等防治技术可按 NY/T,495 的要求进行,7 收获,玉米和大豆完熟期及时收获,先收获大豆,后收获玉米,8 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环境条件、种植品种、整地方式、播种时间、肥料用量、农药种类、农,药施用量与施用时期、收获时间等……

……